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装裱工艺:为书画整妆容让丹青长留存

2015-06-03 16:52:0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古人曾说:三分字画,七分装裱。传统的装裱工艺,自古以来被视为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环。省会的装裱师傅鞠连忠今年60岁,在这一行当已经干了40余年,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装裱师一路‘保驾护航’,大量古书画、古籍不会保存得这么好。如今,虽然机器装裱成为主流,懂手工装裱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为让丹青妙墨更有意境,宝贵字画永久保存,我愿做那个坚守的人。”

  因特长一路破格

  “说起做装裱的事,那得从年轻时学写字开始。”坐在挂满字画,码满裱料的装裱工作室里,鞠连忠为记者回忆起了40年前的往事。“19岁毕业后,我在新乐老家当民兵。因为爱好写写画画,就跟着文化馆里中央美院毕业的齐淳老师学了三年书法。因为有这个特长,我不仅入选了市书协会员,还被推荐当了兵。”

  到部队没多久,鞠连忠再次因一手好字,被选调到师部画展板。他骄傲地说:“那时候的展板都是自己做,一张白纸,一碗糨糊,一块木头板子。我刷的平平整整,写写画画,特别出彩。有一次,书画作品还获得了全师第二名。”后来,师部领导看鞠连忠干得出色,又交代给他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绘制作战指挥图。“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学装裱的。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图画好后必须上墙,于是就琢磨怎样裱效果更好,怎么能保存时日更长。”

  兴趣是最好的良师,在部队的十二年,也是鞠连忠装裱技艺突飞猛进的十几年。从部队转业后,鞠连忠原本在某机关上班,后来家里条件实在困难,他就开始揽接装裱的活儿。“渐渐地,找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开了一间装裱工作室,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为优秀书画“护航”

  “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其材质纤薄,容易褶皱,时间长了,还易破碎。装裱最初的目的是利于保存,便于观赏。”鞠连忠介绍,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

  从记载可知,装裱绘画最早出现在西汉,南北朝时多用赤轴青纸。唐朝开始,人们用织锦装书画,当时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还曾在《历代名画记》中专设了“论装背裱轴”一节。宋朝时,装裱多用绫绢,样式更加丰富。明清时期,文人画兴起,素绢、浅色绢成为了流行的裱料。当时以装裱的绫绢色彩、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还划分了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流派。

  鞠连忠告诉我们,装裱大致可分原裱和重新装裱,前者让书画作品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后者,则让古画焕发新的生命力。“明代的周嘉胄说:古迹重装,如同延医,因此装裱技艺高超的人,也被视为‘画医’、‘画郎中’。历史上,许多珍贵的书法、绘画、书籍、碑帖等,能够幸存到今天,都有赖于装裱技艺。”

  传统上推陈出新

  同为装裱,手工与机器其实差别不小。鞠连忠介绍:“手工装裱书画的优势就是便于修复。”说白了,如果一幅手工装裱的书画作品因为年久破损了,还可以请手工装裱师进行揭裱、重装。如果是机器装裱,揭裱时会用到化学药水等,这对贵重的作品而言,可能会有损坏。

  “旧不惧烂,新不惧大。”这是鞠连忠40多年从事装裱练就的本事。他介绍,新作装裱大致分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大步骤,“古书画年代久远,上面会沾上污渍、霉斑、水印等,其装裱程序也会复杂些,特别是清洗画心时,一定要谨慎小心,水最好是蒸馏水,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补的时候,也尽量用原来的材料。”他叹息一声道,“很可惜,现在装裱机器普及,会揭裱的人才已经很少了。”

  时代在发展,书画的尺幅越来越大,一百余米的书画作品,鞠连忠已经装裱过十余幅。“最长的一幅180米,装裱好,一个人都搬不动。装裱环节中,最难的是找齐、整平。好在我是绘作战图出身,对方位、距离的把握特别精准。”鞠连忠自豪地表示,自己的装裱手艺有两大特色:“不惧大活儿,擅装软活儿。大活儿就是百米长卷,软活儿就是十字绣、剪纸等,我都可以干得美观大方。”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保护书画的特殊工艺和艺术。装裱形式分装裱书画、装裱手卷、装裱册页以及古旧书画的揭裱与修复。相对而言,在现今社会,装裱书画使用的多些,裱好的书画多装框或装轴,而后挂在墙上作为装饰。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