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新老面孔的冰火现象
中国“老”一辈当代艺术家在苏富比夜场的表现令人惋惜,全场的12件流拍作品中,该板块就占了8件,而当代艺术一共上拍才20件,流拍率高达为40%,这一表现延续至日场中。估价在400-600万港元间的张晓刚的《血缘系列-黄色婴儿》在竞价至380万港元时流拍;谷文达的三件上拍作品均流拍;曾梵志的油画《肖像》也仅仅以最低估价成交,险些流拍。形容这些拍场常客的作品价位时,“太高了”被很多人说出,过于熟悉的面孔也让一些受访的藏家觉得多少有点“审美疲劳”,觉得一些年轻艺术家的加入或许可以让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宽广一些,而“如果总在以前的那个群体里面则会比较累”。
较新的面孔普遍表现得稳中有升,陈可的 《一条名叫X的狗之一》,略高于25万最高估价成交,张业星的《午后》,仇晓飞的《火车站》、《小凉亭》等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也交均超出最高估价。其中, 袁远分别创作于2011、2012年的油画《无题》、《城市的秘密》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其中《无题》以106.25万港元成交,是最高估价的三倍多, 《城市的秘密》以125万港元成交,是最高估价的两倍。当然,也有一些原本被看好的作品出现流拍的现象,如陈飞的《电视剧及电视剧1号》,估价在 110-150万港元间,并作为图录的封面,然而现场竞价者比较少,叫至100万时无人加价流拍。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