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说一说红木市场上最红的两个黄

2015-05-06 00:28:0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海南黄花梨

  文/霄迪  编辑/汤石香

  中文规范名:东京黄檀;

  学名:Dalbergia tonkinensis;

  市场俗名:越南黄花梨

  中文规范名:降香黄檀;

  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

  市场俗名:海南黄花梨

  人物名片>>>

  霄迪,木材爱好者,自2001年起业余研究木材。2010年2月转至上海木材应用技术室工作,开始职业探索发现木材树种。

  黄花梨、黄花梨,如今的市场上人人皆谈黄花梨。非洲黄花梨(刺猬紫檀)、大叶黄花梨(鹊肾木)、越南黄花梨(东京黄檀)等各种“黄花梨”种类繁多,但最“正宗”的黄花梨当属海南黄花梨。它的心材呈现金黄色至红紫褐色,并常带有显著的黑色条纹,结构甚细,富含苦橙油醇而具有显著的辛香气味。

  关于海南黄花梨这一名称,在王世襄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的用材篇中认为“花梨木”一词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所编书籍《本草拾遗》:“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宋、明至清代的记载中亦多称“花梨”、“花榈”、“花黎”,并被时人认为位列于海南文木之首,具有与降真香(降真香藤所陈结的香料)相似等特点。

  而其学名,经过植物学家们的鉴定和分类,最终定为Dalbergia odorifera,中文名降香黄檀,列入为香枝木类。这种树木经笔者的实地考察后发现海南岛全岛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诸县较多。此外,据记载,降香黄檀天然分布区域也包括福建和浙江的少数地区,两广等地亦有引种。

  过去由于降香黄檀树木枝干小,所以在海南岛不作为主要生产木材的树种,但由于近二十年来的传统家具热潮不断,降香黄檀的价格扶摇直上,并且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从九十年代的每市斤数元已经升至目前的数千元甚至数万元。海南当地居民所使用的花梨木器具也基本被收购。

  由于海南黄花梨的大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来自越南的类似于海南花梨的木种出现在国内木材市场并用于传统家具制造。这种木材出产自越南和老挝,其心材的花纹、气味和木材学特征与海南花梨木相似,亦列入香枝木类。分辨两者的区别,通常需要从业人员现场凭经验加以识别。

  关于对这种木材所对应的树种,国内一直存在疑议,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后,已经确信其树种为东京黄檀,又有名称越南黄檀,学名Dalbergia tonkinensis,越南当地称这种木材为红色的年代久远木。

  东京黄檀在越南从北到南均有分布,由于中国的大量需求,也已经导致盗伐严重,现存较大的树体可见于中部广平省的峰芽者邦国家公园。在越南南方的广义省巴德镇附近,村民大量砍伐这种树木,并连根拔起,引发山体侵蚀;以东京黄檀制成的农具、木屋建筑材、楼梯扶手全都被拆下变卖,甚至有将殓装先人遗体的棺材刨出卖掉的事例;在西原地区的昆嵩省,对黄花梨木材的需求使得大量房屋被拆卸,导致当地传统建筑风格逐步消失。

  据记载,东京黄檀亦见于中国海南岛三亚,陵水等地,但是由于在当地采集到的木材特征不符合香枝木特点,故最近新修订的红木国家标准未将这一树种列入其中。但近年来,东京黄檀的木材售价也是十分惊人,即使在原产地,每公斤的价格也已经高达数百美元。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