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撰稿 朱宝力 编辑/陈桂湖
核心提示>>>
以黄花梨家具为代表的清前期硬木家具,既传承了明代晚期家具线条婉约的阴柔之美,又融入了清代宫廷家具雄伟庄重的阳刚之风,尺度推敲合理,雕琢精美适当,厅堂、书斋和卧室家具的功能配置也已经成熟、细化,其造型、纹饰艺术和制作工艺的水平均达到了中式家具举世公认的巅峰。
在上期我们谈到海南岛盛产的降香黄檀曾经为清前期硬木家具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那么,清前期生产的黄花梨等硬木家具都有哪些特征和艺术成就呢?
清作硬木家具主要分两大流派——苏作和广作。根据明代文人范濂在《云间据目抄》中的记载,苏作是在隆庆、万历年间由“徽之小木匠”(按:此处的‘小’非指年龄和资历小,是指家具制作对应于建筑的‘大木作’而言)到苏州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明代的苏作硬木家具往往带有明代徽作漆木家具的风格,经典的苏作明式硬木家具风格是在入清以后才最终形成的,用材精打细算,风格文秀典雅。而广作明式硬木家具则是在海禁解除以后,凭借邻近海南岛黄花梨原料易得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其用材较为宽硕,风格富贵大气。
床、柜、椅的典范之作
图9的黄花梨联三式柜橱,高91厘米,长215.5厘米,深60.5厘米。其为案形结构,橱面两头翘起,橱面下设有三个抽屉,抽屉下面为柜,对开双门,中有闩柱,门旁有可装卸的余塞板;橱面下的两端与腿相连处有花牙,四腿直下,带侧脚收分,腿间安有拱形牙条。此柜橱兼具桌案和柜的两种功能,由明末清初动荡时期暗仓结构的闷户橱演化而来,铜饰件的样式亦显偏晚。综合分析,此柜橱应为清代中前期制作,简洁实用,美观大方。
根据以上多件实例的分析,以黄花梨家具为代表的清前期硬木家具,既传承了明代晚期家具线条婉约的阴柔之美,又融入了清代宫廷家具雄伟庄重的阳刚之风,尺度推敲合理,雕琢精美适当,厅堂、书斋和卧室家具的功能配置也已经成熟、细化,其造型、纹饰艺术和制作工艺的水平均达到了中式家具举世公认的巅峰。
那么,清代前期生产的大漆髹饰家具又有哪些特征和艺术成就呢?在下期文章中将重点进行探讨。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