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於 自由撰稿人,北京
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的生卒年份在各种出版物里的记载有出入。2009版《辞海》把溥侗的生卒年定为1871年—1952年,而2012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红豆馆拍正词曲遗存》时的出版说明却将溥侗的生卒年定作1877年—1950年。再翻查各式各样的书籍,发现溥侗的生年居然有1870年、1871年、1874年、1876年、1877年等五六种说法,卒年也有1950年、1952年等记载,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
红豆馆主的生年
要解决前人的生平问题,从其直系亲属的说法入手较为便捷。我了解到溥侗共有一女三子:长女毓婍、长子毓崃、次子毓子山、三子毓子良。除1947年已去台湾的毓子山未能查到相关著述外,其余三人我均查到了他们回忆父亲的文章。这些文章是:
一、爱新觉罗·毓婍《回忆家父红豆馆主的京昆艺事》,载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南京分卷编辑室编《南京戏曲资料汇编(第一辑)》,1987年1月出版。
二、《爱新觉罗·毓崃》,载蒋芫苇、隋鸿跃《爱新觉罗氏的后裔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三、《“红豆馆主”溥侗轶事——— 访溥侗之子毓子良》,载郭招金《末代皇朝的子孙》,团结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毓婍在文章中说,溥侗“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八月十六日”。毓崃则认为“父亲溥侗生于1871年”。毓子良没有明确地谈到父亲的卒年,但访谈中他曾提及其父是在1950年“以77岁高龄在上海逝世”的,又提到祖父病故在光绪六年(1880年),而“那年父亲才7岁”,则很容易推知他所认定的溥侗生年是1874年。关于父亲的生年,子女三人的说法居然全不一致。
看来只能求助于可靠的资料来提供证据了。我找来《爱新觉罗宗谱》(学苑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细加翻查,果然发现了相关记载,明确提到溥侗是“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十六日酉时生”(见甲一册第9页)。这里的“光绪二年”不可能是毓婍回忆里“光绪三年”的误植,因为光绪二年确是丙子年。将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十六日换算成公历,则是1876年10月3日。
《爱新觉罗宗谱》是参照清代玉牒修成的,其史料价值和权威程度毋庸置疑。而三位子女的说法均属事后追述,记忆不确切在所难免。若无特殊理由,溥侗的生年理当依从《爱新觉罗宗谱》的权威记载,确定为1876年。
红豆馆主的卒年
《爱新觉罗宗谱》的最后一次编修印行是1930年代的事情,溥侗当时仍健在。所以该书只记述了溥侗前半生的事迹,却不能帮助解决卒年问题。看来还得看看子女们关于父亲的去世又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