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听树发声选良材而造彩凤鸣岐琴

2015-05-06 00:25:1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唐朝“彩凤鸣岐”琴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金叶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唐朝“彩凤鸣岐”琴(见右图),通长124.8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厚5.4厘米。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

  该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乃“中华第一制琴师”四川雷威所斫。传说雷威常在北风呼啸的大雪天,先把自己灌一通,酒酣时跑到深山老林,在狂风震树之时,听树的发声而选良材。“彩凤鸣岐”七弦琴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彩凤鸣岐”琴曾为清道光时定敏亲王载铨所收藏。八国联军入侵后,此琴流落民间,后为民国琴学泰斗、著名古琴学家杨宗稷重金收购。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杨宗稷将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他形容此琴声音松透、音色全面、音柔韵长、圆润细腻,余音清晰。“彩凤鸣岐”琴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是琴界高人苦苦追寻的绝品。

  1933年,杨宗稷病逝。离世前,他将21张古琴售予其时的浙江政要徐桴。徐桴曾任黄埔军校秘书及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署长等职。他在1949年去台湾前,将14张古琴留在了自己的私人花园——镇海塔峙东岙“塔峙圃”里。

  3年后,十几个农民用扁担挑着徐桴所藏的14张古琴,送到了镇海文化馆。1953年,镇海文化馆又将包括“彩凤鸣岐”在内的14张古琴移交给了浙江省博物馆。

  “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仍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实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