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揭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2015-05-06 00:21:4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唐鸿胪井刻石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马学玲)近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等三位民间人士到达日本东京,计划23日前往日本皇室,递交要求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信函。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

  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后,崔忻原路返回长安,路经都里镇(今旅顺),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刻石一块,永为证验。

  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做为渤海归入大唐版图的历史见证,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1895年,清朝将领刘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护卫刻石,并在崔忻题刻左侧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顺海口黄金山阴其大如驼唐开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绪乙末年冬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贵池刘含芳作石亭覆之并记。"

  从公元713年至今,"唐鸿胪井刻石"已经经历了近1300年的历史。

  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期间,日本占据旅顺以后,"唐鸿胪井刻石"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1905年,日本特务人员来到旅顺考察刻石,次年写出调查报告,认为刻石是辽东一块稀有的唐代石碑,后将刻石搬移至日本东京。

  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省以日俄战争"战利品"的名义将刻石献给日本皇宫。

  1911年,日本海军在旅顺的刻石遗址上建立了搬移中国文物的"记功碑",也就是今天到旅顺黄金山仍然能够看到的"鸿胪井之遗迹"碑。

  民间后政府的索还策略

  为了讨回井碑,中国学者早早开始了准备,首先成立了唐鸿胪井碑研究会,加深对唐鸿胪井碑的历史研究,包括碑的历史价值,以及流失到日本的过程。

  2001年,北京的6名刻石回归志愿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

  2005年7月4日,"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两名副会长张永年、王维明远赴日本东京,探访"唐鸿胪井刻石"的现状。当时,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日本皇室宫内厅委托中日友好协会,将5张"唐鸿胪井刻石"的相关照片转交给了张永年和王维明。

  《唐鸿胪井碑》研究论文集也于2010年4月出版。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表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已通过函件方式敦促日本归还刻石,下一步还将组织专家赴日本考察。如果通过民间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归,还将参照韩国讨要"北关大捷碑"等国际先例,请求政府出面。

  尽管最终能否成功追讨回井碑,难以预料,但按照牛宪峰(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的话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惦念石头的古稀老人

  1994年,当时职教于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的教授王仁富,在翻看《东北史地考略》时,想起了远在日本的"唐鸿胪井刻石",从此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国宝追讨路。其间,他自费辗转全国,搜集、考察相关资料、遗迹,力图通过民间力量促成石碑的回归。

  2011年日本大地震,王仁富向日本皇宫捐款表慰问,同时询问"唐鸿胪井刻石"是否保存完好,不久得到日本皇宫回函,确认石碑安全无恙。这也间接成为石碑存于日本皇室的证据。

  冰山一角

  事实上,"中华唐鸿胪井刻石"只是日本掠走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长达五十年时间里,日本自中国所掳金银、文物数量巨大。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统计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360万件,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也不见踪影,而民间流失的文物更是无法估计。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