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探秘印花税票收藏价值

2015-05-06 00:21:40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税票纪念票《鼎湖山》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曾哲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行2014年印花税票的公告》,正式宣布了2014年中国印花税票《岭南钩沉》的启用。这套印花税票的选题与设计是由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和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承办,也是岭南文化首次在整套税票设计中得到呈现,引起了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兴趣。

  与邮票、钱币类藏品相比,印花税票具有怎样的收藏价值?这套《岭南钩沉》印花税票又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了参与本套印花税票设计的众多专家学者。

  探秘印花税票

  印花税票是直接印有固定金额,用以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以证明完税情况的一种尺幅不大的印刷品,作为国家税务的重要标志,它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发行的,具有权威性。

  担任2014年中国印花税票《岭南钩沉》执行之一的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林琳告诉我们,其实印花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624年的荷兰,而正式有形如邮票一样的印花税票印制,是在1854年的奥地利,并获得了各国效仿。在我国,从上世纪初叶北洋政府时代起,也开始有印花税票的发行,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税务征收的需要,陆续发行了十余版印花税票,自2001年以后(不含2002年和2004年),我国每年都印制发行新的印花税票,除了实际使用意义之外,与邮币类藏品相似,也受到众多收藏者的青睐。

  与邮票相比,印花税票的发行品种无疑要少很多,面值也要高出不少,虽然从1990年开始,国家集邮协会把印花税票也纳入一种收藏、竞赛的产品,但它在收藏方面还是比较小众,现在了解它的人也相对更少。

  众所周知,在邮票收藏时,整套发行的邮品会比单张收藏更有价值、品相完好的邮品价格超过同类盖销票、一些特殊发行背景的票种价格远超同侪……那么印花税票的收藏是否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呢?

  从新中国成立后印花税票发行的历史来看,1949年11月发行的首枚印花税票“旗球图”和1952年发行的“机器图”、“鸽球图”现在市面上已经相当罕见。

  1988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并印制发行的“建设图”一套9枚,是新中国第三套,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一版印花税票,图案表现了宇宙、钻井、海陆空交通等内容。

  1988年至2013年期间,国家共发行12版印花税票。一般情况下,现行印制的印花税票每套9枚,面值分别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由于印花税票总体种类不多,每年基本发行一套,所以相对来说更容易形成系列收藏,是邮币类收藏爱好者的可行选择。

  据了解,在国际交往中,印花税票还往往成为国家领导人外事访问时作为国家名片赠送给国际友人的礼物,从长远看来具有不俗的收藏价值。虽然目前看来它的收藏群体还显得小众,但小众也往往意味着珍贵。

  为什么说《岭南钩沉》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

  首次系统表现岭南文化记忆

  在过往的印花税票设计中,曾出现过具有广东题材的单张设计,如2001年第二版“重大建设成就”中的《广州港集装箱码头》,又如2008年第七版“中国戏曲人物”中的《粤剧·昭君出塞》。但像2014年第十三版《岭南钩沉》这样,系统表现岭南文化的,还是史上首次出现。

  从2010年第九版开始,印花税票可以由各省提供选题、设计,国家税务总局发行。纵观历年地方题材票面设计,主要以地方建筑与民间工艺元素为主,而本次由广东设计的《岭南钩沉》,则选择了“文化记忆”的角度,深挖岭南文化历史,钩沉在岭南文化发展十几万年时光中具有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的9个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图案形式来看,兼具汉画像砖风格的手绘与现代象征主义的风格,也显得设计感强烈,很好地体现了岭南既有深厚传统文脉,又具现代设计高度的文化身份。

  《岭南钩沉》的选题,经历了两年多的筹划,从一开始就经过众多专家的参议评审,其中文字创作团队是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承担。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认为,“岭南钩沉”可解读为“打捞岭南被岁月沉积遗忘的历史”。

  “岭南人、岭南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为世人所熟知,但还很少有人系统分析形成当今岭南文化的历史成因,或者说岭南文化之所以称为岭南文化的背景还尚待世人去探寻、打捞。我们目前印花税票所选择9个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集中揭示的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历程脉络,‘打捞’出各元素、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对岭南文化形成的历史意义,这是目前比较少介入的领域。票面设计所选的9个元素——马坝史光、百越衍蕃、南越肇建、广信初开、冼太安民、南华禅音、梅关古道、海上丝路、侨贯东西。乍一看,人们好像都知道,甚至感觉耳熟能详,但对其背后的意义却可能不甚了解。比如广信初开,大家都知道广信塔,但却不很清楚广信还是岭南古都,更不知道广东、广西以此分界而得名。”黄伟宗说。

  严谨而诗意的美术设计

  与过去历年印花税票票面设计偏于具象再现的视觉风格截然不同的是,《岭南钩沉》的设计感非常强烈。在设计师的手绘之下,整套票呈现出严谨、丰富、雅致与现代感的特性。

  承担本套印花税票图案设计的,是在邮票、钱币、彩票等国家有价证券设计方面都卓有建树的设计师郭承辉。票面文字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黄伟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左鹏军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李庆新所长把关亲审。篆刻部分由书法家、篆刻家钟国康创作,朴茂浑厚。远远看去,像是一幅幅缩小的中国画中堂,仔细看来,又对照票面文字说明与篆刻边款,才明白原来每一分细节都自有乾坤。

  如第一枚票面“马坝史光”,描述的是12.9万年前马坝人在岭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景象。画面简洁地手绘出亚热带气候森林江河与动物的概貌,其中表现出的象群、熊猫等,都有考古成果的证明。而马坝智人,就生活在狮子岩中,所以在票面整体构图中,采用了洞窟山水的意象。

  而“梅关古道”,描述的是唐宋时期中原人南迁的要道,这里是岭南广府人的发祥地,也是南迁汉族迁徙记忆、宗族意识的象征,还是海外广府华侨华人桑梓之思的文化表征。在这枚票面上,能够看到牌坊、古道、民居等元素,林琳介绍说,原本图稿上,牌坊出现在古巷之端,黄伟宗教授看了之后认为,这个牌坊应该是在珠玑巷里面而不是巷口,所以修改稿中就在牌坊前后画了一排民居;原稿中江水的纹样也被严谨地提出了修改意见:作为西江与贺江的交汇口,水流的方向应有特殊的表现。如此严谨的细节,远远超出了人们对象征主义设计的理解,但正是一个个经得起推敲的细节,支撑起这套印花税票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权威性,并让收藏者看到广东省地税局和广州市地税局与本套印花税票的设计者们,希望通过这套税票宣传税收知识、将税收文化与本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的努力。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