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小心老标签成藏品护身符

2015-05-06 00:20:57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明 铜胎掐丝珐琅香盒

  有“老标签”的藏品更值钱 但行家提醒收藏还是看藏品“本体”  收藏者薛先生从去年秋拍开始入市,目标很明确—买有“老标签”的藏品:“市场鱼目混珠,有老标签就是"护身符"。”不过,有“老标签”的藏品就一定能验明“真身”吗?最近市场出现了几种假老标签藏品的手法,市场人士提醒收藏者还是要根据藏品的材质、年代等来鉴定真假,不要过分依靠外在的附加条件,否则容易本末倒置而上当。

  文、图 记者林琳

  有老标签的藏品通常指两种“货”,一种是出自国营文物商店的“店货”,一种是曾出现、成交于知名拍卖行的拍品,原因是这些藏品都贴着印有文物商店或拍卖行标志和藏品描述的小贴纸。

  “老店货”至少也是旧仿品

  “有老标签的藏品受到追捧,正是侧面反映市场上假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市场的权威越来越少的现状。”一个经营古玩20多年的老行家告诉记者,以前老一辈专家们在世的时候,市场有“定海神针”,乱七八糟的“假专家”不敢随便出来大放厥词,而如今谁也不服谁,收藏者入行后,机缘巧合先碰到什么群体、专家,往往就成为谁的追随者,“这是对这一行很沉重的话题,因为没有标准可言。”

  而像薛先生这种“有钱就任性”的收藏者,并不把精力放在搜索民间旧藏,也不期待以此获得“低买高卖”的机会,而是愿意花高价买得到出处清晰、曾经过市场考验的“明货”。他们直接寻找那些几十年前从国有文物商店卖出的“店货”,或10余年来出现在香港佳士得、苏富比的老拍品,以此尽量保障自己能买到真品。

  专家曾波强20多年来任职于广州市文物总店,对情况颇为了解:“我们国家的文物商店大部分开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当时的古董不值钱,假古董极少,库存比较有保证,即使不是古董,最起码也是清末或稍后旧仿的,不会像现在的市场一样新仿满天飞。”

  有“老标签”市价更高

  文物商店是民间最早的文物流通渠道。同时,他们还是培养文物人才的“黄埔军校”,不少市场行家早年都“混迹”于文物商店,陈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除了在文物商店“练眼”、拜师外,他早年在文物店买下的书画、文玩,使他成为业内的大藏家:“早年的"店货"很便宜,现在越来越值钱,卖哪一件都能大赚。”

  在市场上,有文物商店老标签的拍品受到认可。如某拍卖行曾推出清华学澜、金城书画合璧紫檀雕龙折扇一把,就特别注明“附带北京文物商店旧藏标签”,另一件拍品“北京文物商店旧藏精制《寓言故事图》端砚一盒4件”,也特地注明“此件藏品带北京市文物商店标签”,并附加“带原装木盒”。也有拍卖行见机推出文物商店旧藏的专题或专场。上海某家拍卖行曾多次推出“国有文物商店旧藏艺术品专场拍卖会”,据悉拍品受托于江西省文物商店、湖州市文物商店、常州市文物商店等。

  曾波强强调“店货”不是指现在买进的库存,而特指早年买入的老货,而市场也更认可老标签:“比如广州文物总店的标签,最早的字样是"广州文物店",颜色是黄的,比较简单,而对商品的描述是用钢笔手写的,标价也多是1元、2元、5元的,后来慢慢转变为用圆珠笔写的,价格也涨了。”不过,早年无论是市场还是文物店都对标签不太在意,有的老标签还被清走,所以不是所有出自文物店的藏品都有老标签。另外,在文物店的瓷器上也往往会有一些标识,比如在白釉处或底部用蓝色或红色的油漆做记号,单色釉的写“色”字加标号,彩瓷的写“彩”字加标号。在出售前,文物店就会用天拿水把油漆清掉。

  而近几年,这些标签成为了藏品的“身份证”了,文物店也格外注意保留这些证据。“以前担心老标签上写的是过去的价格,比如1元,现在卖10万元了,买家们会不接受,但现在买家的心态不一样了,不管你以前是多少钱买的,现在卖多少钱,只要东西是好的、对的,成本多少钱跟买家自己没有关系。”

  收藏者也极为认可曾经有知名拍卖公司如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的标签的藏品。曾波强就曾在市场上见到一件贴满十多二十个标签的拍品,这件拍品多年来在几大拍卖行间陆续现身,因为流传有序受到买家的热烈竞拍。

  收藏TIPS

  老标签也有“假冒伪劣”

  不过,近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假老标签的藏品。“老标签可能是假的,这个不稀奇,更"巧妙"的方式是把真老标签"移花接木"。”曾波强告诉记者,方法一是根据真的老标签上所描述的名称有针对性地制作赝品,一种是把便宜的藏品上的老标签揭下,贴到新仿的“高级货”上来。尽管10余年来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的拍品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对比,但是更久远值钱的资料难以找到,“方便”了造假者的鱼目混珠。

  据了解,贴在书画上的老标签相对更容易揭下来,只要一湿一干就能“得手”,器物上的老标签相对难揭下来,但是由于早年使用的是糨糊而不是不黏胶,所以难度也不太大。造假者一般不会对顶级藏品下手,因为越贵重的藏品越受关注,难以躲过专家行家们犀利的眼光,而数万元、数十万元的藏品就更容易被“下手”。

  “老标签有假,老锦盒也一样有假。”陈先生发现,最近某家拍卖公司推出老锦盒,成交价竟接近2万元,“有的造假者就会利用这些锦盒来卖自己的赝品,因为有的收藏者看到锦盒是老的,有可能推理里面装的也是"老东西"。”

    曾波强对比强调,收藏者还是要从本质上解决鉴定问题:“标签也好、锦盒也好、老图录也好,都是藏品"验身"的附加条件,都是皮毛,不能以此来定真假。比如看一件瓷器的真假,外在的都是辅助条件,辨真假还是要看型、胎、釉,回到本质上去。”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