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古泉网
购买力?起源?——从贝币谈起
贝币是中国最早开始使用的流通货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为什么选择贝币作为货币呢?它的购买力又是怎样的呢?后来的厌胜钱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我国家庭中大多数都是女人管钱呢?
如今贝已经被特指是介壳软体动物的统称或姓氏,但随便举几个带贝字旁的汉字如“贠、贞、 负、贡、 财 、败、 贬 、贩、 贯 、货、 贫 、贪 、贤、 购、 贮 、质、 账、 责、 贵 、费、贰、贷 ……”可以看出,它们至少都与“钱”有关系。可见贝字在过去,至少是在产生文字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由于天然贝要运至内陆地区交通不便,人们便开始制作贝,如骨贝,石贝,铜贝,金贝等并一直沿用至东周时期。
戴志强先生曾经提出,早期金属铸币带有两重性。 在早期墓葬中,经常在墓主人下方有一个“腰坑”,里面有时殉葬一条狗或一个奴隶用来“厌胜”,厌的繁体字既是“魇”,用来压鬼。起到保佑墓主人的作用。而 后期出土的墓葬中,腰坑也有贝,此时这枚贝就是充当狗或者奴隶的压鬼作用。我们今天所说的厌胜钱,也就是源于此时。之后慢慢开始产生了诸多种类的“花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