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宋代饮茶瓷器赏析:佳瓷配佳茗

2015-05-06 00:19:5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杭州 沈洁如 王敏

  中国饮茶之风“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有言:“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亦载:“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犹盛。”宋代茶文化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在此以瓷质茶具为媒,让我们在茶香余韵之间,领略宋人的精神世界和美学风尚。

  斗茶和建盏

  宋代前期,点茶法与煎茶法并存,然斗茶的兴起,使得煎茶法在宋代后期基本被摒弃,点茶成了主要的饮茶方式。斗茶据考起源于福建建州,是茶农们评比新茶优良次劣的一种比赛活动。两宋时建州北苑生产的“龙团凤茶”乃进御贡茶,极为珍贵,斗茶风靡全国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民间活动随着贡茶传入了朝廷,并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样来自福建的黑釉茶盏也随之声名鹊起。蔡襄《茶录》上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斗茶时,茶面泛出的汤花呈白色,建盏的黑釉与茶汤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衬,而汤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见,故宋人斗茶喜用建盏。建盏之于斗茶功用具体如何,我们来赏析几件代表性建盏。本文所介绍的茶具主要为2010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办的“清雅——南宋瓷器精品大展”之展品。

宋建窑乌黑釉黄兔毫盏(图1)

  宋龙泉窑盏托(图20) 口径5.1厘米、足径7.4厘米、高6.9厘米。龙泉博物馆藏。盏托又称茶船、茶拓子,为承托茶盏,以防烫指之用。宋代盏托的基本造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托盘下凹,中间呈空心盏状,有的呈圆形,有的呈荷叶形。如这件南宋官窑盏托,盏、托相连,更加稳固。另一类则是由托台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托盘一般呈圆形,托台高出盘面。如这件龙泉窑盏托托盘作花瓣状,盘心正中凸出一鼓腹托台,圈壁饰以覆莲瓣,用以承托杯盏。盏托发展至明清已简化成盖碗,一手就能握住。至现代,更加简化的玻璃杯、口杯等成为最常见的茶具,“饮”茶变为“喝”茶,宋人推崇的“雅文化”不得不让位于今天的“快节奏”了。

  宋代“ 荐绅之士, 韦布之流, 沐浴膏泽, 熏陶德化, 盛以雅尚相推, 从事茗饮”,同时“以豪华相尚, 以俭陋相訾(zǐ)。愈厌而好新, 月异而岁殊”,这时的茶道既崇尚“雅”,由于“理学”的约束而内敛、自省,又求新斗奇,奢靡之风盛行,这点在宋代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饮茶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文人巧匠能才辈出的时代,茶事艺术和制瓷工艺得以融会贯通。这还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不仅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并为元明清茶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责编 耕生

  来源:《收藏》杂志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