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整个展览中最有意思的还是“依料施工”这一部分,不按时间或器物类别线索布展,而将几乎是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单独作为一个章节,也是展览的新意所在。这部分展出了一系列器形古怪,不合一般形制的玉器。制作玉器,一方面是按照器形需要选择玉料,但有时候工匠得到一块不规整的材料,又不舍得丢弃,便会因材设计,所以这些看起来信手制作的小品,反而凝聚了更多巧思。比较多见的是三角形的材料,汉代工匠多选择将其雕刻成龙形佩,因为龙的身体可以扭曲成 S 形,若再进一步使它昂首挺胸,头向后靠至臀部,四肢迈出大步,就刚好形成三角形轮廓。另有一块不规则材料则被制成了一只小兽,它头大眼大,臀部高抬,前肢曲、后肢立,尾巴长而下卷,长相动作都很可爱。还有一些材料不是形状不规整,而是厚薄不匀,这种材料就很适合制作成禽形圆雕,因为禽鸟类动物的胸腹处厚,尾部薄,刚好能将瑕疵转化为对细节的把握。正是这些不那么工整的作品使遥远的时代显得亲切,使我们得以想象它们也许不登大雅之堂,却因为不同寻常而被主人特别珍爱。
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