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黄花梨市场调查:看海黄原材料枯竭

2015-05-06 11:48:40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木 > 内容
海黄原材料趋枯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从海南黄花梨文化节看海黄原材料枯竭

  文、图/程香 

  2500多年来,孔子在岸边,看着奔腾不息的河水,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苏轼也在《赤壁赋》中叹道:“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人类生生不息,正如长江之水;但原来的水,却不会再回来了。

  江水如此,时光亦是如此。黄花梨又何尝不是如此?

  黄花梨故乡:万人栽树,留住黄花梨

  4月12日,清明节刚刚过去一周时间。海南省东方市组织的第二届黄花梨文化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黄花梨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好者,与当地学生、军人、农民等共一万多人,一起栽种了1.4万棵黄花梨树苗。

  当天,天气阴沉,洒着微雨。一棵棵一人多高的小树苗,被人们小心翼翼地种下,在风中摇曳着脆弱的新叶。

  “要收获,得等上百年了。”一同种树的广东台山伍氏兴隆董事长伍炳亮先生,挥动铁锹,非常认真地种下一棵黄花梨,忍不住又种下第二棵、第三棵。埋好土,洒上水,他认真端详了一番,叹息着说出这句话。

  而北京元亨利董事长杨波在海南逛了三天后,只有一个感觉:凄凉。

  “看了那么多市场,根本看不到大宗交易了。偶能见到几块老料大板,一万五到两万每斤的价格,简直不可想象。”杨波说。

  事实上,杨波的这种凄凉感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他就在长篇报道《杨波:默送黄花梨辉煌谢幕》中表露了心情:“置身拍卖现场,槌起槌落间,我听出了一种告别。作为业内主要经营者,我正以自己的方式,默送黄花梨辉煌谢幕。”

  如同那天空中飘落的细雨。在黄花梨的故乡种树,既预示着春雨的滋润,吐露着新的生机。同时,也仿佛是对黄花梨一去不回的祭奠。

  黄花梨传承:面临百年孤独

  4月12日~13日,在参加完黄花梨文化节系列活动后,伍炳亮和杨波遍访黄花梨市场,对原材料稀缺枯竭的感受愈加强烈。

  在海口,伍炳亮斥资一千多万元,仅能买到300多公斤的黄花梨材料和少数几件老家具。其中,长2米、直径16~17厘米的黄花梨料,价格为1.7万元/斤;长1.6米,直径20厘米的老料,价格为1.5万元/斤;长1.4米,直径18厘米的,价格为1.2万元/斤。伍炳亮说,从市场和行家仓库里面,觉得海南黄花梨老料比去年明显地大大减少了,可以用枯竭、稀缺、一木难求的词句来形容,逛了一天,仅淘到一些海南黄花梨四方台、衣箱、门板,和几百公斤海南黄花梨。“有两根顶级海南东方地区黄花梨油梨料,长度一米三,口径三十至四十厘米,难得一见大料。很想拥有,但对方暂不开价,只有耐心等待。今天购这些海黄老家具和海南黄花梨几根老料,所付出昂贵代价,既心痛又开心。”伍炳亮感慨道,“十年前,我去买海南黄花梨老料,30万元可买到一吨,今天,一万块只能买一斤了。”

  杨波也举例说,一百万人民币,十年前可以买3吨海南黄花梨,五年前可以买800斤,现在只能买100斤了。再过几年,有钱也根本买不到了。

  一方面,原材料面临彻底枯竭,另一方面,爱上黄花梨的痴迷者越来越多,供需市场的巨大失衡,将进一步导致黄花梨“高处不胜寒”。

  杨波判断,未来两三年,黄花梨将面临“百年孤独”。原因有三:其一,黄花梨老料几无交易,市场只剩部分小件、树根、树枝在小量交易。很多同行即将做不下去,做出来的家具,要卖到木头的成本价都有难度。其二,黄花梨精品老家具,早期流失国外,近年来通过各种拍卖场合逐渐回流国内,被大陆藏家收入囊中。在短时间内,若非特殊原因,藏家不会出售。老家具的流通越来越少,尤其是经典老家具越来越难得一见。其三,如大家所见,新种植的黄花梨新材,要成长为可做家具的材料,至少得两三百年。这期间,将是一个漫长的难以煎熬的真空期。

  眼下,正是黄花梨百年孤独前的最后的狂欢。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伍炳亮在见到黄花梨时,难掩心动:“虽然比去年多付20%~30%的昂贵代价,能拥有也是机遇和缘分。”也不难理解,杨波在面对黄花梨时,内心泛出的那种凄凉和孤独。

  黄花梨家具:善待是唯一出路

  在见证过历史风雨的黄花梨面前,我们人类是卑微的。

  几百年前的老家具,历经战乱、文革,还能幸存下来,为我们这一代人所遇见所欣赏,是我们莫大的幸运。而经历几百年风风雨雨才成材的黄花梨老料,直到当代才被拂去尘埃,闪耀芳华,更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福气。

  因为明白这一点,杨波在多年的黄花梨经营过后,开始投入巨资频频从拍卖场上购买老家具。他说,“和几十年前外国人购买中国家具相比,虽然我们这代人现在花了大价钱回购,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仍然要感谢海外藏家这些年来对中国家具的珍视和爱惜。因为他们,中国经典家具不仅得到妥善保存,而且黄花梨的珍贵价值得以浮出水面,被中国人重新认知。”

  也因为明白这一点,伍炳亮在早已可以功成身退之时,仍然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购买黄花梨原材料。“将来之不易的名贵海南黄花梨定位设计,制作一些经典款式的艺术精品,赋予黄花梨第二次生命,利用伍氏兴隆的平台,与大家共同分享,希望能为后代留下一些传世之作,作为我们这一代设计者的交代。”

  唯有像杨、伍这般虔诚善待黄花梨,历史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黄花梨,才不枉穿越时空走这一遭。只有怀有敬畏之心,才能创造永恒。逝水奔流滔滔不绝,且看那不变的,惟有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34.9K
猜您喜欢
  •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家具到红木家具的出现,中国古典家具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称为一部精彩...
  •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说起名贵木材的收藏,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紫檀。其实,在珍贵木材收藏里,绿檀无论从其自身...
  •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
  •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明清家具成为专题陈列,且独立成馆,以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式...
  •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