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黑漆南官帽椅(图7),高101厘米,长58厘米,宽45厘米。此椅为槐木制胎,未糊布、蔴,木胎钻生漆后披漆灰,黑漆朱饰,虽然出自晋南,却颇似南方的工艺,或者原本即为南作。其造型为南官帽椅样式,椅腿垂直,有宋代框架椅遗风。扶手处的格角榫和朝板上部开光内的纹饰都具有早期性风格,特别是扶手的连帮棍为栏杆中常用的竹瓶顶花(或荷叶)式,风格高古,见于刊刻较早的明代南京刻本插图之中,约为明代中后期制作。
明代椅子中的连帮棍可能最先出现于南官帽椅上,因为其扶手方正,颇似一截栏杆,然后被别的椅子品种所移植。其演变轨迹大致为:竹瓶顶花式→竹瓶式→直棍大小头式→S形大小头式。根据版画观察,在明代时,带竹瓶顶花式连帮棍的椅子在南、北方皆有制作,甚至可能始于南方,而在硬木椅子之中笔者尚未见到,这也表明硬木家具的流行较晚,其起步时即已跨越了设计的早期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在北方,带竹瓶顶花式连帮棍的椅子也有清初时仿制或者重新髹饰的实物,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以鉴别。此外,明代版画中的椅子较少看到有连帮棍,应与在绘画、刻版时便于处理人物的形体和衣褶有一定关系。尽管如此,笔者还是检索出了多幅载有带连帮棍椅子的明代版画,在这些画中可以看出北官帽椅的连帮棍呈S形,表明这一造型在明代晚期就已经形成了。下期将进一步就此展开论述和分析。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