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

2015-05-06 11:45:3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木 > 内容
关毅

  一个时代的主流象征

  ——解读皇宫圈椅的精神品质

  文/关毅  编辑/蔡静琦  图片提供/太和木作

  人物名片>>>

  关毅,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北京市工商联收藏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北京世纪宣和中式古典家具技术研究院院长、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项目负责人。主持故宫博物院乾隆花园古旧文物家具修复,研究独辟蹊径,学术上屡见创新。

  圈椅承载不同时代的精神需求

  圈椅的历史要追溯到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士大夫阶层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导致魏晋时期凭几等家具的出现。唐代文化的融合和繁荣,让上流阶层更加青睐靠背舒适、器型优美和装饰华丽的家具,圈椅的雏形就此出现,也使凭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宋代崇尚自然和礼制,使圈椅风格走向款式简洁与装饰隽秀,其搭脑与扶手一顺而下,谦恭内敛,椅圈和座面呈现天圆地方。

  在崇尚质朴的明代,追求精神享受的文人参与了家具设计,用线条、留白和材质本色,彰显器型、韵味与工艺之美。靠背和扶手连在一起顺势而下,以托住人的肘部。依据人体脊椎弯度,把椅背设计出“S”型曲线;为了加大后背与靠背的接触面,椅背与座面形成100度倾角。这些更趋向舒适的创新设计,把圈椅推向巅峰。

  皇宫圈椅堪为宫廷家具典范

  清康熙年间,为了满足皇宫对家具等陈设与装饰器物的需求,清宫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设立了造办处。圈椅在皇室这个优越的文化殿堂里,发生了彰显贵族血脉的华丽蜕变,演变成为皇家御用的“皇宫圈椅”。

  皇宫圈椅一改沿袭与继承明代传统的状态,保留圈椅原本体态秀丽、造型洗练、形象淳朴的“书卷气”的同时,为了显示皇权,追求华丽、威严和气派,在器型和韵味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线条和靠背更加平直,靠背与座面也更为垂直,座面下增加束腰,椅腿下端加入托泥。

  皇宫圈椅化简素为厚重,以繁复为雍贵的创新,使圈椅的形制更加完善。在雍容华贵中透着儒雅,匠心雕琢中蕴涵书卷之气。皇宫圈椅以古人对艺术和自身之美的追求,成为宫廷家具的经典之作。

  主流时尚,皇宫圈椅的灵魂源泉

  皇宫圈椅之所以身份不菲,是因为它是宫廷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意义远超使用功能,可以说是创新赋予皇宫圈椅以灵魂。中国历来讲究器物载道,圈椅一路走来,独领风骚,成为不同时代的“宠儿”,最终花落皇室。缘于不断迎合主流社会的传统时尚,这种创新是值得推崇和追求的。在清代社会,时尚流行是以皇城为中心,从上而下、由内及外辐射。在时尚元素呈多元化的今天,皇宫圈椅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与清代相比,现代人的身高、体量都变高大了;家庭相对宫廷,在采光、装饰、陈设等视觉审美方面的需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对当下的红木家具企业而言,需要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把创新渗透到设计与制作中。因为只有创新才是艺术,模仿只能是匠人。换个角度说,创新本身也是在酝酿着时尚潮流。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34.9K
猜您喜欢
  •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家具到红木家具的出现,中国古典家具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称为一部精彩...
  •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说起名贵木材的收藏,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紫檀。其实,在珍贵木材收藏里,绿檀无论从其自身...
  •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
  •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明清家具成为专题陈列,且独立成馆,以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式...
  •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