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晚清 樟木东阳木雕的插角屏背椅(图4),此椅子似乎是在一件西式化的坐凳上,安装了一幅精致的中国木雕靠背,上端搭脑部位透雕双龙戏珠纹,中部开光内的浮雕题材取自流传的民间传说,椅子两件成对,故事情节不同。搭脑之下采用后腿为立柱,下设横档,安装两个雕刻的结子;柱端榫卯接合成勾云状,使后背呈现出一种明朗及坚挺的形态。左右各站立骑兽战将,中饰寿字纹,空间嵌饰卷云,采用东阳木雕的透雕,雕刻繁复、内容繁多,但尚能疏密有致。故这一靠背,就为这把靠背椅传达出了不同于一般的形貌。这是利用了传统的雕刻工艺和传统的装饰纹样,使清代晚期中国家具在西式化的影响下,依然能留住一份可贵的传统气息。
椅子在靠背前的两旁与坐面的交接处,装有两面镂雕的“半扶手”状的构件,民间俗称“插角”。它既是为了增加靠背的坚固性,又是为了适应整体装饰的对应和平衡。这种“插角扶手屏背椅”,是清代中叶以后我国古典家具的新款式,大量流行于江浙地区,广东地区也有生产。同时,座面下的束腰较高,叠刹起鲫鱼背线,前腿外鼓,上雕兽面下刻兽爪,加上彭牙板的雕刻与背屏的花板装饰相呼应,取得了相辅相成的视觉效果,构成了整体形式上的调和与统一。
该椅子造型完善,木雕装饰与其浑然一体,较好地体现了东阳木雕在家具装饰中的水平,其突出的形制式样和鲜明的雕刻风格,同样反映了东阳家具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因此,这款椅子也不可置否地成为了东阳古典家具中与木雕装饰相得益彰的作品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要想日久弥新,再度振兴,需要我们持久地去挖掘传统精华,将之不断地发扬光大。而家具中木雕的设计、装饰,可以从某个角度帮助我们思考传统家具在发展中所走过的道路,了解民族家具中应该继承的传统形式或符号,并更好地运用传统工艺的装饰手法提高当代传统家具的水平。
今天,当我们面对众多的明清古家具,在这些古物前常常会有所思、有所爱、有所取,这是因各人的文化、素养、喜爱、诉求不同;或因我国传统家具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文生活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装饰意匠。这些不同,才使我国传统家具的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