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并没有“白酸枝”这一名称,它只是业内对颜色较浅、材质一般的红酸枝木的不规范称谓。所谓“白酸枝”,中文学名是指属于红酸枝木类、黄檀属,主要产于缅甸和泰国地区的奥氏黄檀。其与海南黄花梨的区别,首先要从气味上判断,白酸枝没有气味,而海南黄花梨则有辛辣香味。其次,白酸枝木料上有很多像鱼鳞一样排布的纹理,俗称鱼鳞纹,并且它的大料中常带有深褐色或者紫褐色的长条木纹,俗称黑筋,非常明显。
这里提到的“红酸枝”,是指在红木国家标准中被列入黄檀属红酸枝木类,主要产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地区的交趾黄檀。过去,人们一直将交趾黄檀看作是唯一的红木。后来,红木的范围扩大,它又被改称为“老红木”,这种叫法沿用至今。用红酸枝冒充海南黄花梨家具,其方法往往是将红酸枝的家具放到阳光下暴晒,直至木料表面被阳光晒到发白。加之有些红酸枝带有类似黄花梨的麦穗纹,新的红酸枝颜色较深、花纹瑰丽,所以它们都很容易被用来冒充黄花梨。但红酸枝木材的心材颜色呈暗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常带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深条纹(即黑筋),其新切面有酸香气味,不同于海南黄花梨的辛辣香味,这些都是二者不同的重要特征。
3.其他冒充南黄花梨的情况
其他较为常见的还有非洲黄花梨、大叶紫檀和缅甸花梨木等冒充海南黄花梨的情况。这些树种在红木国家标准中都有明确的归属,如非洲黄花梨一名只是业内的俗称,中文学名为刺猬紫檀,红木国家标准将这种木材列为紫檀属花梨木类。这种木料心材呈紫红或红褐色,常带有深色条纹,新切面有花梨木特有的香气,与海南黄花梨的辛辣香味不一样。
俗称“大叶紫檀”或“大叶檀”的中文学名为卢氏黑黄檀,主要产地为马达加斯加,红木国家标准将其列为黄檀属黑酸枝木类。其心材新切面多呈橘红色,久则变为深紫或深褐色,棕眼深长。木料没有海南黄花梨特有的香味,而是一股刺鼻的酸性气味。
缅甸花梨木同样是俗称,中文学名为大果紫檀,红木国家标准将其列入紫檀属花梨木类。其心材多为橘红、砖红或紫红色,有些部位的纹理也会出现虎皮纹,非常美观。其木屑被水浸泡后,水的颜色呈浅黄褐色,有浓郁的花梨木香味。
要想全面掌握鉴别黄花梨的方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实现。具体而有效的鉴定方法需要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不断地摸索、体会,多读、多看、多请教,尤其是多对比老家具才会有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
责编 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