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者研究,在明代,江南城市园林出现过两个高潮,一个是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另一个是嘉靖、万历年间,而后一个时期较前者声势更为浩大。明中叶,江南出现的城市乡居化,加速了园林的发展。所谓乡居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这些人腰缠万贯,追求高消费乃至高品质的享乐生活,由城居地主向乡居地主移动,到乡间的山涯水曲修建别墅、园林,远避城市的喧嚣,追求一种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精神境界,享受天然景色尽收眼底的赏心乐事。二是在城内寻求乡村的野趣、且财力雄厚之人,他们在城里建筑园林美景,有的还网罗奇花异木或者怪石,植修篁数竿,以求足不出户也能赏悦村景,饱览田园风光与大自然的野趣。明代中后期大肆兴起的造园之风,需要大量的明式家具充斥其间,所以明代的文人对于当时家具的陈设及制作均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大量传世于今的明代刻本绘画插图及明代文人绘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文人书室雅斋内部的陈设,而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下面,透过几张明代刻本插图及绘画作品来管窥明代文人的书房陈设。
图1画面:一位年纪略长的士大夫正与两位年轻的学士抱拳揖礼,年长的士大夫后面为一张宽硕的平头画案。画案造型简洁明快,案面下为云纹牙头,在前后两腿之间有拱起的罗锅枨支撑,四条腿足为圆材,四腿直下落地。画案上放置着笔筒、砚台、纸笺,画案后为一张交椅,交椅背后是一组三扇的素面折屏,折屏的左后侧是一张书桌,上面摞满了书籍。
图2画面:是一个典型的明代文人书房的内景。画面的右侧正中,一位年轻文人正倚在一张画桌旁,一手执笔、一手抚纸,准备挥毫泼墨,画桌做成四面平式,桌面光素无任何修饰,四条腿直下,足端作成内翻回纹足,造型简洁素朴,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文房清供。文人背后是一架绘有山水花鸟的独扇大插屏,画面上芦荡深处,芦苇随风摇弋,水禽飞起,意境悠远。屏风后面是一张垂有幔帐的架子床,架子床后隐约可见一个顶箱立柜。目光再转向室内左侧,可以看到由近及远依次为一张条桌,一件书格,小条桌上面放着茶壶等茶具,书格高大宽敞,格分为四层,每一层上面都错落地摞着图书卷轴。
图3画面:是明代书房的室内一角。其间可以看到,一位身袭官服、大腹便便的士大夫正手持卷轴,立于一张插屏的侧面,插屏后面的两个大画缸放置着卷书画轴,插屏前面是一张大画案,画案上放有笔墨纸砚,画面上角正中是支撑室内的建筑柱础,在柱础的左侧有一个书格,书格上面横列放着成卷的画轴。
图4画面:描绘的是一位年轻书生的书房陈设。画面左下角,是一张光素平整的小长桌和一把造型精练的靠背扶手椅,长桌四面平直,桌面之下两腿之间有拱起的罗锅枨,小桌上放置一函书册、一本打开的书籍及一组文房用具。画面的右上角,放有一件圆形高挑的香几,香几上陈设着栽花盆景,盆景后面是一架高书格,书格造型简练明快,分为四层,每层都错落有致地横摞着一函一函的书籍。画面中心处,一位年轻俊秀的书生正与一位飘然若仙的女子卿卿我我,耳鬓厮磨。在室内左侧的靠墙处悬挂一幅美人图,图下正前方是一张长方条桌,条桌上放着烛台炉瓶等供器之类物品。此画面图案取材于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作者系北京故宫 [微博] 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