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中国古典家具游览地图之北京观复博物馆

2015-05-06 11:42:2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木 > 内容
图1  北京观复博物馆建筑全景

  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

  看老家具有一点是必看的,那就是老家具的品相和包浆。观复博物馆大部分老家具都很完美地展现了自己的历史风貌,即便是处理过的器物也会保留一部分原封不动的品相供参观者比较学习。有几件相同的杌凳是按照残缺、修复、完好的过程来展示的,这一点完全符合明清家具爱好研究者学习的逻辑,也是观复博物馆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表现。

  在所有的家具中有几件家具让人震撼。一是清乾隆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此塔是当年乾隆皇帝为其生母皇太后钮钴禄氏80大寿准备的寿礼,因钮钴禄氏信奉佛教,故七重檐宝塔在设计上借用了佛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宝塔共分八面,设四十八位佛龛,原置佛像四十八尊且逐层大小不一,其工艺精绝,令人叹为观止。二是九十多公分宽的紫檀云龙纹大画案。大家知道紫檀自古无大料,且十檀九空,所以这些紫檀大件就是我们明清家具的伟大创举。再就是那套十八扇的人物故事门窗(图3),尺寸巨大,上面雕刻了“三国演义”的故事,画面完整,人物繁多,精美之极。这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套雕刻“三国演义”故事的格扇。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三百年前工匠之手,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管从巧夺天工的榫卯间攒接,还是从缕缕细丝到惊涛破岸的雕刻,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写照。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马未都先生是一个文人出身,即便是万物并做也没有丢掉文人的儒雅,而是在观复中为修复传承中华文明不断地重塑自我价值。今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文革后一穷二白的文弱书生,是如何无数次踏着板车走乡串户收老家具,也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花两千多买一组木头挂屏的傻气。即便你可以想象花几千万回购国宝的豪气,但你不可能想象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有多么艰辛,也不可能想象功成名就后那种坦然和谦虚的作风。作为明清家具的爱好者,我感谢马未都先生,观复博物馆在各地的发展也是让人欣喜的事情,地方流派的家具也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未都先生心思之远仍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修复之中。

  我希望每个喜欢古典家具和做古典家具事业的朋友都去观复博物馆看看,哪怕是去简单的“观复”,看好了后回去复制,相信复制好的家具也是值得你骄傲的东西,因为经典所在尽在观复。最后还要为马先生打抱不平一回,那就是有些爱炒作之人质疑观复博物馆的黄花梨为草花梨事件。其实王世襄、马未都等前辈按传统观点定义黄花梨在先,你拿着后来之物去覆盖历史真相毫无意义,不如把创新做好。看看观复博物馆自营的大叶黄花梨就应该懂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唯不可倾覆历史事实。

  注:①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该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家具馆共700平方米分为6个展厅,设红木家具展厅(内厅、外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并另设一间古代书房。陈列了明清古家具的精华共200多件。每件家具再配以当时的摆置形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场景就呈现在眼前,行走其中,竟有穿越古今之感。明朝家具的典雅,清代家具的华丽,一览无余。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2013年2月刊)

34.9K
猜您喜欢
  •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家具到红木家具的出现,中国古典家具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称为一部精彩...
  •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说起名贵木材的收藏,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紫檀。其实,在珍贵木材收藏里,绿檀无论从其自身...
  •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
  •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明清家具成为专题陈列,且独立成馆,以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式...
  •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