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
德化瓷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完善于商周等朝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现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世界陶瓷稀有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
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德化瓷的烧制,历来以民窑命名。因为德化窑在历朝历代末能得到皇恩的“宠幸”而无缘于“官窑”,也是未能得到国内人士重视的世界遗产,令人遗憾。
但是,在元代时期,偶然赐予德化窑的机遇,有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1年取道福建,来到当时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航海归国,将德化瓷从海上丝绸之路带回欧洲,让欧洲人士更全面的了解德化瓷。在当时,欧洲各国人士对来自中国德化的白瓷视如稀世珍宝、爱不释手,他们都以不同的语言给德化白瓷命名“中国白”,使法国人以法文命名为——BLANC DE CHINE,英国人以英文直接称呼——CHINA是对珍稀的德化白瓷的赞誉,在国际上“中国白”的称呼延续至今。
在欧洲国家,他们认为德化窑烧制的稀有独特的白瓷,如象牙白、奶油白和胎质细腻美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及其高透光度的瓷质是中国瓷器之上品,让德化白瓷享有世界陶瓷历史文化最高的赞誉——中国白。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
德化瓷在欧洲几百年以来,由于她得到各国皇室贵族的“宠爱”所致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的馆藏中都有她(中国白)的身影;有的博物馆将“BLANC DE CHINE或 CHINA”的中国白瓷列为镇馆之宝,使德化瓷成为世界陶瓷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经典项目,于是德化窑被世界各国誉为世界的“官窑”。
德化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对陶瓷文物的重视,先后在德化县境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研究和考查,考查队在考查中发现了龙浔镇丁溪村的云尾山、牛尾寨、驷埔山及美湖乡的后坪山等,在这四个古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及标本遗物,经考古人员的对比和论证,发现该陶瓷标本遗物的制作技艺及工具、是用石器刮削和手工印制生产的陶瓷属--原始古窑址,经过专家分析研究,证实德化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生产陶瓷。
考古人员在研究盖德乡碗坪